主谓式的成语

共 5203 个成语

主谓式的成语有【钻头觅缝】【老马识途】【响遏行云】【芳兰竟体】【中外驰名】【宠辱无惊】【兵不厌诈】【福无十全】【兵无斗志】【匠遇作家】【血气方刚】【日薄虞渊】【师出有名】【本相毕露】【龟鹤遐寿】【红旗报捷】【四海之内皆兄弟】【利害攸关】【流血漂卤】【财运亨通】【佳兵不祥】【各安生理】【普天同庆】【水火无交】【童山濯濯】【树上开花】【病从口入】【马齿徒长】【相貌堂堂】【国事多艰】【官场如戏】【言不顾行】【小儿破贼】【公私两便】【弦无虚发】【当之无愧】【疾病相扶】【一字千钧】【自相惊忧】【比比皆然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主谓式相关成语

钻头觅缝

zuān tóu mì fèng

比喻到处寻找门路。出自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8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比喻到处寻找门路。 复制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8回:“秦福到了武城

详细解释

老马识途

lǎo mǎ shí tú

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出自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说林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,含褒义。识:认得;途:路。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

详细解释

响遏行云

xiǎng è xíng yún

指声音高入云霄;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。形容歌声嘹亮有力;悦耳动听。出自战国・郑 列御寇《列子・汤问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补语,形容歌声嘹亮。遏:阻止。指声

详细解释

芳兰竟体

fāng lán jìng tǐ

香气满身。比喻举止闲雅,风采极佳。出自《南史・谢览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举止闲雅。芳兰:兰草的香气;竟体:满身。香气满身。比喻举止闲雅,风采极佳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中外驰名

zhōng wài chí míng

名声传遍了国内外。出自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有名的人或事物。驰名:名声远扬。名声传遍了国内外。 复制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女主

详细解释

宠辱无惊

chǒng rǔ wú jīng

受宠受辱都不感到惊讶、无动于衷。指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一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形容人豁达的性格。宠:宠爱;辱:羞辱。受宠受辱都不感

详细解释

兵不厌诈

bīng bù yàn zhà

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;以迷惑对方。在兵法中被称作诈。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;要靠谋略。出自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难一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

详细解释

福无十全

fú wú shí quán

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陷。出自宋・陈亮《祭钱伯同母硕人文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全:完备,齐全。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陷。 复制出处:宋

详细解释

兵无斗志

bīng wú dòu zhì

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军事或团体士气。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。 复制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

详细解释

匠遇作家

jiàng yù zuò jiā

工匠碰到行家。比喻双方本领相当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定时捉将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旗鼓相当。匠:工匠;作家:行家。工匠碰到行家。比喻双方本领相当。 复制出处:元・

详细解释

血气方刚

xuè qì fāng gāng

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。血气:指精力;方:正;刚:旺盛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

详细解释

日薄虞渊

rì báo yú yuān

犹日薄西山。虞渊,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。”。出自《淮南子・天文训》。庄逵吉校:“《太平御览》作‘薄于虞渊’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犹日薄西山。虞渊,神话

详细解释

师出有名

shī chū yǒu míng

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。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下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,含褒义。师:军队;名:名义,引伸为理由。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

详细解释

本相毕露

běn xiàng bì lù

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。出自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・“题未定”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本来面目。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。 复制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・“题未定”

详细解释

龟鹤遐寿

guī hè xiá shòu

祝人长寿的颂辞。出自《抱朴子・对俗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祝人长寿的颂辞。遐:长久。祝人长寿的颂辞。 复制出处:《抱朴子・对俗》:“知龟鹤之遐寿,故效其道引以增年

详细解释

红旗报捷

hóng qí bào jié

清代军队出征,打了胜仗,派专人手持红旗,急驰进京报捷。现用作报喜的意思。出自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。一般作宾语,用作报喜的意思。清代军队出征,打了胜

详细解释

四海之内皆兄弟

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

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。“四海”指天下,全国。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分句,含褒义。世界各国的人民

详细解释

利害攸关

lì hài yōu guān

利害所关。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。出自《周礼・夏宫・职方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。利害所关。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。 复制出处:《周礼・夏宫

详细解释

流血漂卤

liú xuè piāo lǔ

血流得能将橹浮起来。形容死伤极多。亦作“流血漂忤”。出自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中山策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血流成河。卤:通“橹”,大盾牌。血流得能将橹浮起来。形

详细解释

财运亨通

cái yùn hēng tōng

发财的运气好;钱赚得顺利;痛快。出自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70回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赚钱顺利。运:运气;命运;亨通:顺利;通畅。发财的运气好;钱赚得顺利;痛快

详细解释

佳兵不祥

jiā bīng bù xiáng

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最好不要用兵。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,

详细解释

各安生理

gè ān shēng lǐ

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,过自己的生活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2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社会局面。各:各个;生理:职业和日常生活。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

详细解释

普天同庆

pǔ tiān tóng qìng

普天下共同庆祝。出自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形容国家有令人高兴的事。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水火无交

shuǐ huǒ wú jiāo

没有财物牵涉。形容为官清正廉洁。出自唐・魏征《隋书・循吏传・赵轨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没有财物牵涉。形容为官清正廉洁。 复制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

详细解释

童山濯濯

tóng shān zhuó zhuó

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光秃秃的山。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“人

详细解释

树上开花

shù shàng kāi huā

“三十六计”之一。亦比喻将本求利,别有收获。出自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“三十六计”之一。亦比喻将本求利,别有收获。

详细解释

病从口入

bìng cóng kǒu rù

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。又作“病由口入”。出自晋・傅玄《口铭》。一般作分句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。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。又作“病

详细解释

马齿徒长

mǎ chǐ tú zhǎng

见“马齿徒增”。出自春秋・穀梁子《穀梁传・僖公二年》。一般作宾语,由于自谦语。见“马齿徒增”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穀梁子《穀梁传・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

详细解释

相貌堂堂

xiàng mào táng táng

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四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人的仪表。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。 复制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

详细解释

国事多艰

guó shì duō jiān

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。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。出自清・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7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局势。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。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。 复制出处:清・

详细解释

官场如戏

guān chǎng rú xì

旧时指官场像演戏一样变化无常。出自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官场:旧时指官吏们经常出入的地方。戏:戏剧,指随时都在变化。旧时指

详细解释

言不顾行

yán bù gù xíng

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等。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

详细解释

小儿破贼

xiǎo ér pò zéi

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。出自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雅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年轻有为。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雅量

详细解释

公私两便

gōng sī liǎng biàn

对公家私人都便利。出自《晋书・阮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。对公家私人都便利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阮种传》:“若人有所患苦者,有宜损益,

详细解释

弦无虚发

xián wú xū fā

谓射箭百发百中。出自《陈书・萧摩诃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武艺高。谓射箭百发百中。 复制出处:《陈书・萧摩诃传》:“又有西域胡,妙于弓矢,弦无虚发,众军尤惮之

详细解释

当之无愧

dāng zhī wú kuì

承受得起这种荣誉或称号;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。出自宋・欧阳修《回丁判官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承受得起这种荣誉或称号;一点也不必感到惭愧。当:担当;承

详细解释

疾病相扶

jí bìng xiāng fú

有病的互相扶助。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褒义。有病的互相扶助。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

详细解释

一字千钧

yī zì qiān jūn

形容文字很有分量。出自南朝・梁・钟嵘《诗品・古诗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一个字有千钧重(钧:古代重量单位;合三十斤)。形容文字很有分量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自相惊忧

zì xiāng jīng rǎo

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,造成不安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七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,造成不安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

详细解释

比比皆然

bǐ bǐ jiē rán

到处都是。形容多。同“比比皆是”。出自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五十三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与物。比比:处处。到处都是。形容多。同“比比皆是”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