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鼍愤怒,如龙忧愁。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。出自宋・苏轼《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》诗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鼍:扬子鳄。如鼍愤怒,如龙忧愁。比喻乐曲的
详细解释
南朝梁陶弘景“家贫,求宰县不遂。永明十年,脱朝服挂神武门,上表辞禄”。见《南史 隐逸传下 陶弘景》。后以“神武挂冠”指辞官隐居。出自南朝・梁・陶弘景“家贫,求宰
详细解释
放在那儿不管。出自鲁迅《文艺和革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不关心。置:放着;之:代词。放在那儿不管。 复制出处:鲁迅《文艺和革命》:“这之前,有时恐怕也有青
详细解释
聪明才智不济,说话口气却很大。出自北宋《新唐书・李道宗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知:通“智”。聪明才智不济,说话口气却很大。 复制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
详细解释
比喻耕作所得的利益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下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农事。耒耨:农具。比喻耕作所得的利益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斫木为耜,揉木为耒,耒耨之利,以教天
详细解释
一千年才有一次机会。形容机会难得。出自汉・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机会极其难得。一千年才有一次机会。形容机会难得。 复制出处:汉・王褒《
详细解释
比喻言行直截了当,不绕弯子。出自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九。又《四世同堂》七:“到这几家去!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,明白吗?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!”一般作定
详细解释
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六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文化水平。粗:略微;通:通晓。文墨:指写文章。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
详细解释
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。出自明・孙仁孺《东郭记・与之大夫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心情。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。 复制出处:明・孙仁
详细解释
见“快心遂意”。出自《豆棚闲话・藩伯子散宅兴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的心情。见“快心遂意”。 复制出处:《豆棚闲话・藩伯子散宅兴家》:“说到伤心
详细解释
喻极力修饰词藻。出自清・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三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喻极力修饰词藻。 复制出处:清・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三卷:“毛会侯《浣雪词》
详细解释
雌鸡不报晓。比喻妇女不掌握政权。出自《尚书・牧誓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牝:雌性的。雌鸡不报晓。比喻妇女不掌握政权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牧誓》:“牝鸡无
详细解释
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,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。出自元・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四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合法婚姻。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,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
详细解释
无论怎样摔打都破碎不了。比喻理论、学说完全正确,无可辩驳。出自宋・文天祥《西间书院释菜讲义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理论、学说等。颠:跌到;扑:拍打。无论怎样摔
详细解释
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。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。出自清・何琇《樵香小记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灾祸将临当知所以戒慎。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
详细解释
早晚参拜。出自元・郑光祖《梅香》第一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交往。早晚参拜。 复制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梅香》第一折:“从今日起,那有心弹琴讲书,只索每日
详细解释
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出自《魏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为人处世。
详细解释
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。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9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拖延时间,然后再想办法。缓:延
详细解释
各自走各自的路,借指分手。出自清・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72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分手。各:各自;奔:奔向。各自走各自的路,借指分手。 复制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小五
详细解释
连说带笑。形容十分欢快。出自清・吴趼人《情变》第五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连说带笑。形容十分欢快。 复制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情变》第五回:“想
详细解释
有些鸟栖于茂盛的树木,有些鸟栖于枯树。比喻人的志趣不同,趋向各异。出自《国语・晋语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人的志趣不同。集:栖息;苑:茂盛的树木;枯:枯树。有
详细解释
指法律过于宽容。出自汉荀悦《汉纪・哀帝纪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法律过于宽容。 复制出处:汉荀悦《汉纪・哀帝纪上》:“及汉兴,禁网疏阔,未之匡正。
详细解释
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 , wěn zuò diào yú tái
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出自《人民文学》1976年
详细解释
积蓄锐气,蓄养威力。出自《周书・韦孝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等。蓄:积聚。积蓄锐气,蓄养威力。 复制出处:《周书・韦孝宽传》:“今若更存遵养,且
详细解释
犹斩草除根。谓从根本上消除祸患。出自元・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犹斩草除根。谓从根本上消除祸患。 复制出处:元・纪君祥《赵
详细解释
同“随时制宜”。出自宋・王安石《敕修南郊式表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同“随时制宜”。 复制出处:宋・王安石《敕修南郊式表》:“推本知变,实有考于将来;随时
详细解释
残破的山河。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。出自清・孙雨林《皖江血・定计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残破的山河。残破的山河。
详细解释
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。出自汉・李陵《答苏武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辜负了别人的恩德。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。 复制出处:汉・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陵虽孤恩,汉亦负
详细解释
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。比喻珍贵之物。出自《晋书・王献之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珍贵之物。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。比喻珍贵之物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王献之传》
详细解释
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。出自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二章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。 复制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二章:“
详细解释
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。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、举动。出自明・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三十四回。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四公子道:‘这才是英雄本
详细解释
形容男子美貌。出自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男子美貌。形容男子美貌。 复制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容止》:“何平叔美
详细解释
放声大哭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放声大哭。号啕:大哭声。放声大哭。 复制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6回:“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
详细解释
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。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。出自唐・孟郊《烈女操》诗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心里十分平静。古井:年代久远的枯井。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
详细解释
指兄、弟去世。出自《诗经・小雅・常棣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兄、弟去世。指兄、弟去世。 复制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,每有良朋,况也永叹。”用
详细解释
比喻构思新颖精巧。出自清・刘大櫆《皖江酬唱集》序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比喻构思新颖精巧。 复制出处:清・刘大櫆《皖江酬唱集》序:“予唱汝和,无往不复,镂冰斸
详细解释
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都健在的人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指妇女。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都健在的人。 复制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多指妇女。例子:她守着这全科人儿生活,觉得十分幸
详细解释
同“心旷神怡”。出自清・薛福成《白雷登海口避暑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人的心境。同“心旷神怡”。 复制出处:清・薛福成《白雷登海口避暑记》:“于斯之际,蠲烦
详细解释
古代插笔备礼,躬身作揖,表示恭敬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滑稽列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簪:插戴。古代插笔备礼,躬身作揖,表示恭敬。 复制出处:西汉
详细解释
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艺文志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好处。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。 复制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艺文志》
详细解释